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法制日报》——借助多元力量解纷于诉前淮南市潘集区法院走出一条多途径多方式推进纠纷化解之路
分享到:
作者:周雷 李庆厂  发布时间:2019-09-03 10:46:02 打印 字号: | |


              近年来,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人民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努力做好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和诉源治理工作,走出一条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推进纠纷化解之路。今年上半年,该院审判执行质效稳居全省第一和全国领先地位,在全省政法机关执法工作满意度测评中位列全省第六、淮南市第一。

    

       矛盾纠纷非诉讼解决


       为有效做好多元化纠纷解决工作,2016年以来,潘集区法院围绕源头治理,积极推动诉前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设,将群众多元解纷需求融入司法保障,借助多元力量解纷于诉前,坚持内外并举、标本兼治的方法,达到矛盾纠纷的非诉讼解决。

       潘集区法院与区民政、司法、国土等单位联合制定多元纠纷解决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成立劳动模范调解委员会、土地纠纷调解委员会、交通事故调解委员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家事纠纷调解委员会,聘任了32名调解员。其中劳动模范调解委员会吸纳了10名国家、省、市级劳动模范,这些劳动模范分属辖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基层组织等不同领域,可充分利用劳动模范的先进性、影响力、社会地位、威望及价值引领作用,化解分属他们各自领域内的矛盾,发挥劳模调解工作室“好人效应”,推动非诉讼纠纷的解决。

       自这些调解委员会成立以来,劳动模范调解委员会共调处各类纠纷393件;家事纠纷调解委员会调处各类纠纷823件;交通事故纠纷调解委员会调处各类纠纷417件;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各类劳动争议案件612件,其中涉及农民工工资案件247件;土地纠纷调解委员会调处各类纠纷168件,成功化解了大量可能引起群体信访的重大纠纷。

       近年来,潘集区法院还将信息化引入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推进“全业务网上办理”,推动多元化调解工作的信息化,依托诉讼服务在线调解平台、智慧法院App等智能化平台引导当事人通过网上在线调解。目前,潘集区法院的全部调解组织和调解员均已在在线调解平台开设账户,绝大多数调解员均已能熟练运用在线调解平台进行在线调解,既方便了当事人,又照顾到了大多数调解员都是兼职工作的实际,极大提高了调解的效率。


        实行繁简分流提质效


       在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多元化纠纷化解的同时,潘集区法院还加大法院自身调解、速裁的力度,采取多种方式提高审执效能。

       为实现案件繁简分流、轻重分离、快慢分道,潘集区法院在诉讼服务中心设分流员岗位,由分流员根据不同案件进行甄别。同时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立速裁庭,速裁庭法官在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均自愿放弃举证期限的前提下,可以实行当即立案、当即开庭当庭裁判。举证期限对案件的实体处理影响不大或取证所需时间很短的案件,引导当事人协商确定相对较短的举证期限,一般在五个工作日以内,实现案件繁简分流,速调速裁。目前,85%以上的速裁案件短则两天以内,长则一周之内结案,有效提升了“简案”的处理效率。

      “我们推广专业分工,实行繁案精审,审判人员的专业化提高了案件质量及审判效率,实现了繁案专审、细审、精审。”据潘集区法院院长李修启介绍说,对于案件繁简分流后未处理的复杂案件,潘集区法院结合本地实际,根据案件矛盾的类型和特点,结合法官的学历、学位专业和特长,设立了劳动争议、民间借贷、家事、房地产、交通事故和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等六个专业化审判庭,分别审理相对应案由的案件,85%以上的案件纳入了专业化审判范围。

       在潘集区委政法委支持下,潘集区法院协调、联动区公安分局、区人民检察院联合下发《关于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审理的实施细则》,在充分保护被告人诉讼权利的前提下,明确轻微刑事案件的概念,适用快审程序案件的类型、条件及三家单位之间相互配合办理轻微刑事案件的程序、方式和期限。

       目前,潘集区法院已将危险驾驶、盗窃、轻伤害、交通肇事等轻微刑事案件均纳入轻刑快审模式进行审理,进行轻刑快审,此类案件起诉至法院后,一般在10日内审结。


        单纯解纷变源头治理

    

       今年5月,潘集区芦集镇特凿社区被区委政法委、法院、司法局联合授予“无讼社区”称号。这是潘集区法院推动基层组织参与诉源治理的一个范例。

       潘集区法院积极争取政法委支持,将有关诉源治理指标及时纳入地方综治考核项目,部分考核数据通过法院审判系统提供,提高了基层组织对参与诉源治理的积极性,并对参与诉源治理取得成效的单位予以表彰。

       为了实现从单纯化解纠纷向纠纷源头治理转变,潘集区法院借助现有法律机制,创新引入公证参与金融借款合同纠纷解决。区法院与淮南市正诚公证处、淮南淮河农村商业银行三方签订协议,由银行对自身金融借款合同进行风险评估,对风险较大的贷款和申请延期的贷款,要求与借款人共同办理可供强制执行的公证债权文书,如债务不能按期还款,则直接进入执行程序。2018年公证机构共为银行出具公证文书117件,仅通过此项工作,即为潘集区法院每年减少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约70件,为金融机构节约诉讼成本约20余万元,为公证机构增收约30万余元,取得了“三赢”的效果。大量的纠纷通过非诉方式解决,诉源治理工作得以推动。

       通过诉前、诉中和诉后执行工作的提升,有效化解大量矛盾,大量信访被预防处置在诉讼源头,走好了解纷最后一公里。在做好日常信访工作的同时,潘集区法院着重抓信访积案的化解,针对不同情况分别采取法律释明、领导接访、节日慰问、困难帮助、司法救助、依法打击等方式化解,有针对性地多渠道化解信访积案。

       近年来,潘集区法院还狠抓法院队伍建设,连续多年实现了干警零违纪,随着审判质效的提升和干警素质的提高,该院审结案件当事人服判息诉率大幅度上升、申诉信访同比下降。


 
来源:《法制日报》11版头条
责任编辑:法院小编
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人民法院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中国法院网负责网站设计制作 网络安全和技术维护
Copyright © 2024 by www.chinacourt.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浏 览 本 网 站 推 荐 您 使 用 IE 8 以 上 浏 览 器